智能工厂建设“上海方案”明确

更新时间:

2024-04-15 11:28

1月3日,上海市召开智能工厂建设工作推进会。会议对上海智能工厂建设成果进行推介,总结智能工厂建设经验,突出建设亮点特色,提出智能工厂建设“上海方案”。

  制造业发展底座不断夯实

  通过系统性推进智能制造发展,上海智能工厂建设主阵地不断巩固、智能制造生态朋友圈持续扩大、创新发展政策工具箱逐渐完备。

  数据显示,2023年上海共有11家单位获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33家单位62个场景获评智能制造场景,获评工厂数和场景数均居全国城市,全市智能工厂和场景总数实现“双倍增”。其中,汽车领域21个场景入选名单,总数和入选比例,上海汽车产业智能制造全场景建设成效凸显。

  此外,上海已累计培育3家标杆性智能工厂,19家示范性智能工厂,60家单位111个智能制造场景。已建成智能工厂的生产效率平均提升50%,运营成本平均降低30%,带动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3.8%。

  随着智能工厂建设对先进制造业支撑能力的日益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得到了有效提升,制造业发展底座不断夯实。据介绍,上海已成为国内的智能制造系统集成解决方案输出地和智能制造核心装备产业集聚区,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工业总产值突破600亿元,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打造产融合作“上海范式”

  为加速触发上海智能制造创新高地和金融资源聚集地同频共振,持续探索智能制造产融合作新机制模式,上海市智能制造产融合作生态联合体在会上成立。联合体首批成员单位包含上海电气自动化、上海移动等7家智能制造供给侧单位以及上海银行等5家金融服务机构。

  下一步,联合体将聚焦智能制造产业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业链供给链链式转型等,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互动融合,夯实上海制造业发展底座;将面向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加快推出具有产业特色的“转型解决方案+金融解决方案”定制化套餐产品,做到一窗受理、一站解决,打造智能制造产融合作的“上海范式”。

  上海通过搭建“需求发布+揭榜挂帅+产融合作”平台,已累计为智能制造创新企业和智能工厂建设提供超500亿元专项额度。

  目前,上海已形成横纵结合的智能工厂建设工作机制。横向组织市级10个委办局、16个区、3个管委会、8个集团、5个在沪央企,形成主要领导挂帅的智能工厂推进专班。纵向构建国家、市、区联动的金字塔形培育体系,联动各项政策,创新机制,构建智能工厂建设一体推进体系。

  促进长三角协同创新发展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张英在会上介绍,上海将落实市政府工作报告“实施智能工厂行动”要求,推进“20035”工程,即到2025年新建设200家智能工厂、20家标杆工厂,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制造评估诊断、企业数字化网络化、链主企业智能化全覆盖这三个全覆盖和智能制造标准制修订数、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应用场景推广数、工业机器人产量、智能制造新技术突破数这五个智能制造核心指标倍增。

  为实现上述目标,上海将具体做好五个到位。一是“一业一策”谋划到位,根据不同行业实际情况,推出定制化解决方案,找准智能制造“一公里”。二是“一业一专”支撑到位,围绕六大产业,成立智能制造专业委员会,提供“智库大脑”。三是“一业一标”规范到位,支持链主企业,牵头制定全产业链智能工厂建设指南,推动上下游智能制造整体水平提升。四是“一业一融”服务到位,鼓励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基金等参与智能工厂建设,探索产融合作新机制新模式。五是“一业一群”发展到位,引导各区在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中彰显特色,推动产业链供应链集群式发展。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之一,上海将智能制造作为促进长三角协同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用机制保障推动长三角产业链协同创新、促进长三角城市群共同发展。